年終的美巡賽資格卡之爭
Chrysler Classic of Greensboro(葛林斯波羅菁英賽)的落幕,意味著那些積極爭取獎金榜前一百二十五名的選手,目前就只剩下兩場比賽可以打了。Brent Geiberger(布蘭特‧甘伯格)成為該場比賽的幸運勝利者,他拿下冠軍後,獎金榜從原本的一百四十四名,大幅竄升至第五十二。當然,一座冠軍可以確保兩年的資格,於是獎金榜上的位置就只是純粹個人的紀錄而已,不過這再度顯現季末總是充滿驚奇的賽事狀況。[詳全文] |
公平嗎?十六人的高爾夫比賽
世界高壇有兩場著名的十六人賽事,一場是在美國舉行的Target Wolrd Challenge(目標世界挑戰賽),另一場則是目前正在英格蘭開打的World Match Play Championship(世界比洞錦標賽)。這兩場比賽的共通點就是錢多,但參賽人數少,像前者的總獎金為五百二十五萬美元,而後者則約為四百五十萬美元,所以每人平均分得的獎金也就相當驚人。[詳全文] |
下一個歐洲球王?
總獎金將近三百八十八萬歐元的Dunhill Links Championship(登喜路濱海球場錦標賽),在蘇格蘭著名的三座濱海球場熱鬧滾滾地劃下句點,名不見經傳的地主選手Stephen Galacher(史蒂芬‧格拉契),最後意外地拿下職業生涯第一座歐巡賽冠軍。無庸置疑,這是AT&T Pebble Beach National Pro-Am(圓石灘職業業餘配對賽)的歐巡賽版本,不過今年卻得到不少掌聲![詳全文] |
有人力爭獎金王,有人只想保飯碗
總獎金將近三百八十八萬歐元的Dunhill Links Championship(登喜路濱海球場錦標賽),不但是世界球王的近身肉搏之戰,也是歐巡賽獎金王的關鍵之爭。經過四回合的激戰之後,最後打出並列第七的Ernie Els(厄尼‧艾爾斯)並沒有從Vijay Singh(維傑‧辛)身上討到太多的便宜,不過南非轟炸機想要連莊獎金王,幾乎可以說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了。[詳全文] |
曾雅妮職業賽初試啼聲名列第卅三
中華高協培訓業餘選手十五歲的曾雅妮十日結束參加美國女子職業高球巡迴賽的啼聲初試,在朝日綠健國際高球錦標賽最後回合打出高於標準桿兩桿的七十四桿,以四回合總桿二百八十六桿與另四位職業球員並列第三十三名,前三回合結束她並列第二十一。 [詳全文] |
國際選手主宰美巡賽?
國際選手大舉入侵美國人的LPGA,而且還擁有絕對的主宰優勢,這樣的潮流現在似乎也蔓延至美巡賽了。看看1994年的美巡賽,當年最後打進年終Tour Championship(巡迴賽錦標賽)的非美國選手只有四位,但十年後,卻有可能是這個數字的三倍以上。[詳全文] |
國巡賽畢業生,最後倒數計時中
時序進入十月,各大巡迴賽漸進尾聲,許多個人獎項逐漸白熱化,不過這終究只是像Vijay Singh(維‧傑辛)這種少數人的專利而已。對大部份的美巡賽選手來說,獎金榜前一百二十五名是生存權之爭,但對國家巡迴賽選手而言,他們可不是保住飯碗就能感到滿足,他們要積極爭取前二十名的席次,然後順利從國家巡迴賽「畢業」。[詳全文] |
球季漸近尾聲,多位選手力保資格卡
Vijay Singh(維‧傑辛)不但肯定可以蟬連今年的獎金王,還極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位突破千萬美元的高爾夫選手,而且年度最佳球員獎應該也非他莫屬了。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位婓濟選手今年的豐功偉業,不過翻開美巡賽獎金榜,你會發現其實還有一群人正努力完成另一項年度大事—保住明年的參賽資格。[詳全文] |
伍茲的領袖氣質?
無可避免的,美國隊在萊德盃慘敗給歐洲隊之後,隊長Hal Sutton(霍爾‧蘇頓)勢必承擔起敗戰的最大責任,甚至連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都受到波及。然而,以第一順位入選萊德盃的Tiger Woods(老虎‧伍茲),現在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窘境呢?[詳全文] |
北海球場第三洞,選手心中的痛
台灣公開賽第一回合受今年入秋以來第一道冷鋒的影響,北海球場不但下起了大雨,從海面上直撲進來的猛烈東北季風,更讓選手們吃足了苦頭。第一回合下來,全場一百三十四位參賽選手中,僅有泰國球員Thammanoon Srirot(薩曼隆‧斯里洛)一人打出低於標準桿成績,六人平標準桿,其餘全高於標準桿,更有多達五十位選手桿數在八十桿以上,三位球員打出九字頭的離譜成績。總計所有參賽選手的平均桿數前九洞為39.24桿,後九洞39.56桿,合計十八洞平均桿數78.80桿。[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