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妮贏了二十四桿!
中華高協宏碁業餘高爾夫全國排名春季賽第二週的女子賽事順利落幕,曾雅妮順利的摘下公開組的冠軍,只是與第二名的差距竟然高達二十四桿,這一點倒讓人挺意外的。這位目前還在念高中的青少年選手,面對年紀比她大的姐姐們,展現了另一個層次的水平,或者講明白一點,似乎有點像是職業選手在打業餘比賽,四回合均打出平標準桿以下的成績,最後以低於標準桿九桿的二百七十九桿,拿下個人第一座季賽公開組的冠軍。[詳全文] |
拒當老二,碧陽終於贏了!
巡迴賽總是有一些運氣很背,或者說抗壓力不足的選手,每當有機會贏球時,不是栽在自己緊要關頭的失誤,不然就是突然殺出一位程咬金把冠軍給叼走。於是乎,算算口袋裡的冠軍場數就是那麼幾座,而最讓人失望的第二名,卻偏偏比冠軍來得多。愛爾蘭名將Padraig Harrington(派崔格‧哈靈頓)就是最佳的例子,而來自丹麥的Thomas Björn(湯瑪斯‧碧陽),這兩年來的表現顯然也不遑多讓。[詳全文] |
索倫絲坦的王朝!
Annika So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也許真的打不贏男人,不過回到女子巡迴賽馬上所向無敵了。原來就在剛結束的Chick-fil-A Charity Championship(屈克菲爾慈善錦標賽)中,索倫絲坦贏得今年的第四座冠軍,以及個人在美國的第六十座冠軍。[詳全文] |
六十年前,尼爾森創下十一連勝
即使傳奇名將在過去的豐功偉業再怎麼令人嚮往,但似乎只有在某一年、某一刻時,才會突然引起人們的回憶。同樣的,每年好像只在Byron Nelson(拜倫尼爾森錦標賽)時,尼爾森的點點滴滴才又會回到新聞版面上。於是乎,我們沒有例外地談起尼爾森職業生涯最傲人的美巡賽紀錄,也就是他在1945年球季所下的單球季十八勝,以及創下十一連勝的「尼爾森障礙」。[詳全文] |
亞洲選手還是打不贏西方選手?
這裡絕對無意唱衰亞巡賽選手,不過從亞巡賽的近幾場比賽來看,亞洲選手確實技不如人。顯而易見,亞巡賽這幾年在與歐巡賽的通力合作和國際化腳步之下,巡迴賽的獎金規模日益成長,但也正因為如此,它慢慢吸引了歐、澳選手們的「覬覦」,所以愈來愈多打不進一級巡迴賽的歐、澳,甚至是美國選手,選擇此地作為職業生涯的起跑點。[詳全文] |
歐米拉的如意算盤,一路邁向冠軍巡迴賽
Mark O'Meara(馬克‧歐米拉)做夢都沒有想到,個人的巡迴賽生涯竟然有一天會淪到對每一桿都斤斤計較的局面。這種困境就好比一位默默無聞的美巡賽菜鳥選手,為了保住明年的參賽資格,在球季末竭盡所能,可以少打一桿就打一桿,努力讓自己在最後一刻挺進獎金榜前一百二十五名。[詳全文] |
一號鐵走入歷史!
走進球具專賣店,一眼望去盡是淋琅滿目的球桿,動輒400cc以上的大尺寸一號木桿、各大品牌的混血桿(鐵木桿)、挖起桿和鐵桿組合,當然還包括形形色色的各種配件和服飾。如果再走一步細看各品牌的鐵桿組合,不管是T牌,或者C牌,抑或者是P牌,通常基本款不外乎是三號鐵到P,有些甚至連三號鐵桿也不見了!好奇的球友或許會問,二號鐵桿究竟跑到哪裡了呢?還有,曾經在高球史上享受過光榮片刻的一號鐵桿又在何處呢?[詳全文] |
高爾夫的兩性話題?
女人到底可不可以打美巡賽或者其他男子巡迴賽呢?這個話題見人見智,不過由於近兩年來在球后Annika Sor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和未成年美少女魏聖美兩人的引領風騷下,確實引起相當震撼的話題。日前,兩屆美國公開賽冠軍得主Retief Goosen(瑞提夫‧古森)對此表達了個人看法,這個兩性話題似乎又有點燃的跡象了。[詳全文] |
黑珍珠再度發光,入選世界名人堂
Tiger Woods(老虎‧伍茲)回神了,靠著名人賽的第四度登基,再一次從Vijay Singh(維傑‧辛)手上搶回世界龍頭老大的寶座。然而,對這位一直於伍茲為假想敵的斐濟選手來說,目前總算搶下一項現階段伍茲不可能完成的個人獎,那就是World Golf Hall of Fame(世界高爾夫名人堂),他最後以百分之五十六的選票,擊敗其他選手。[詳全文] |
中國──世界高爾夫的新興市場
挾帶著龐大的市場以及亷價的勞力,中國已然當今最受矚目的經濟市場,並吸引了世界最頂尖的企業進駐當地。就這樣隨著強大的經濟成長動力,高爾夫產業在這個十二億人口的大國也跟著動了起來,近幾年總是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現在,十五年來,Johnnie Walker Classic(約翰走路菁英賽)首度移師中國北京,再加上五位世界排名前十五的名將大駕光臨,使她成為本週世界高壇明星最多的地方。[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