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球王之爭,看來並沒那麼容易!
2002年六月,當Tiger Woods(老虎‧伍茲)成為貝斯佩吉黑球場唯一打出低於標準桿的選手時,他在世界排行榜上的平均積分為17.06,領先第二的Phil Mickelson(菲爾‧米克森)高達6.01分,而第三位的Ernie Els(厄尼‧艾爾斯)甚至離他還有9.49分之多。伍茲穩穩地坐住這個位置,有人甚至大膽預言,即使他連續兩年不參加比賽,也很難有人可以憾動既有的球王寶座。[詳全文] |
艾爾斯,再來一座四大賽?
艾爾斯當時在練習果嶺上的神情成為今年名人賽另一隅心情的寫照,對照去年英國公開賽Ben Curtis(班恩‧寇蒂斯)以低於標準桿一桿作收後,在休息室中觀看電視轉播時的忐忑與起伏,接著Thomas Bjorn(湯瑪斯‧碧陽)送了份大禮,米克森則硬生生地從艾爾斯手上拿走了綠夾克。[詳全文] |
澳大利亞,僅次於美國的高爾夫強國
美國是高爾夫第一強國,看著每年美國選手都要忙著跟各國聯軍打萊德盃和總統盃,而且總是能夠略居上風,就知道其實力一流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再看看最具指標性意義的世界五十大,美國選手就佔了二十八位,即使萊德盃或總統盃改成美國隊力戰各國聯軍,帳面上贏面還是比較大。[詳全文] |
高於標準桿九桿,蒙哥馬利生涯大挫敗
在高球事業一直不見起色的情況下,在有歐洲球員錦標賽之稱的Deutsche Bank-SAP Open(德意志銀行SAP公開賽)中,Colin Montgomerie(柯林‧蒙哥馬利)又面臨到職業生涯最難熬的窘境。隨著兩回合打出高於標準桿九桿後,他草草結束這趟海德堡之行,同時也坦承婚姻問題確實影響了他在球場上的表現。[詳全文] |
派瑞的2003年夏日狂想曲
雖然說冠軍常是媒體焦點的所在,但有時候話題明星似乎永遠比最後的贏家來得重要,而且容易讓人記得。試著回想Annika Sorenstam參加Bank of America Colonial引起熱烈討論時,究竟是誰得了冠軍呢?姓氏老是讓人和澳洲選手Craig Parry(葛瑞‧派瑞)搞混的Kenny Perry(肯尼‧派瑞),使得派瑞等於殖民地高球場,似乎就是搭不起來。[詳全文] |
西班牙雙雄,歐美巡各領風騷
上週(5/9-16)的高壇是屬於西班牙人的天下,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和Miguel Angel Jimenez(明格‧安哲爾‧希梅尼茲)一老一少,分別在美巡賽和歐巡賽拿下冠軍,也讓自己的世界排名大幅度躍進。儘管這兩位當今最強的西班牙選手喜悅之情是一定的,但感覺可能完全不同:前者拿下睽違已久的冠軍,一種復出成功的快感;後者則氣勢十足地拿下今年第三座冠軍,一種老來俏的登頂之作。[詳全文] |
延長賽見真章,「高知名度」才是贏家
今年的美巡賽競爭激烈,截至拜倫尼爾森錦標賽為止,在已經結束的二十場比賽中,竟然有七場要經過延長賽的廝殺,才能決定最後的冠軍。平均三場不到的比賽,就有一位選手必須「加班」才能順利拿下冠軍,這麼高的比例確實相當罕見,也打破去年同時間的六場紀錄。[詳全文] |
不一樣的揮桿節奏,不一樣的賈西亞
媒體的關注焦點是職業選手在球場外要克服的另一種壓力,但如果應付得宜,這卻也是個人的一種助力。Sergio Garcia(瑟吉歐‧賈西亞)已經好久沒有以「正面的角度」在媒體版面中露面,最多話題不外乎是:「他什麼時候會回來?」[詳全文] |
連續兩場冠軍,維傑辛榮膺「四月球星」
Vijay Singh(維傑‧辛)在2004年球季的突出表現,是美巡賽公認的事實,不過大西洋另一岸的歐巡賽,也用Golfer of the Month for April(四月球星)的個人獎項來肯定這位斐濟選手。然而弔詭的是,這位歐巡賽榮譽會員,除了WGC世界比洞賽和名人賽之外,今年到目前為止還沒參加過歐巡賽的其他例行賽事。[詳全文] |
賈弟五桿洞射雙鷹,歐巡賽留名青史
泰國選手Thongchai Jaidee(通昌‧賈弟)今年在拿下歐亞巡賽共同認可的Carlsberg Malaysian Open(嘉士伯馬來西亞公開賽)後,二話不說馬上就投身歐巡賽的賽事,接著在Tiger Woods(老虎‧伍茲)和Ernie Els(厄尼‧艾爾斯)兩大天王壓陣的Dubai Desert Classic(杜拜沙漠菁英賽)中打出並列第五,世界排名一度衝到第六十九位。[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