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十五歲的亞運銀牌!
過去兩年,靠著曾雅妮在美國高壇大放光芒,國內業餘界顯得熱鬧非凡。然而,今年不一樣了,眼看著球季就要結束了,似乎還找不到足以跟擊敗魏聖美和Morgan Pressel(摩根‧普雷賽爾)同樣能聚焦的話題來。沒想到,年僅十五歲潘政琮卻在歲末給所有人打了一記強心針,他在多哈亞運的高爾夫項目大顯身手,差點就以稚齡拿下讓人雀躍的金牌,可惜最後以一桿之差屈居第二。[詳全文] |
No.9:印度超級大黑馬,米哈辛狂飆2006年!
巡迴賽之中,每年總是會出現一些超級大黑馬,不過類似的「灰姑娘傳奇」,一般都會出現在美巡賽,因為獎金規模夠大,所以很容易在連拿兩場冠軍後,飛奔地衝到世界排名前五十大。相對來說,如果僅僅從亞洲出發,想要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完成這樣的壯舉,確實是一項高難度的挑戰。然而,來自印度的Jeev Milkha Singh(吉夫‧米哈辛)讓人為之驚艷,說他是年度全球最大的黑馬,一點也不為過。[詳全文] |
No.10:年終大賽喜從天降,哈靈頓撈到歐洲球王!
相較於Tiger Woods(老虎‧伍茲)這個千萬美巡賽獎金王來說,歐巡賽似乎有點微不足到,不過者直到年終大賽Volvo Masters(富豪名人賽)的最後一洞才分出勝負,顯然在戲劇張力上略勝一籌。或許你會覺得Padraig Harrington(派洛‧哈靈頓)的運氣實在太好了,但對於一位職業生涯已經累積三十個第二名的世界名將來說,這個好運氣應該算是遲來的救贖吧。[詳全文] |
2006年球季結束,葉偉志成為「台灣獎金王」!
就在聖誕節的前一天,總統盃暨TPGA錦標賽在東華球場圓滿落幕,正式為2006年的台灣球季劃下句點。林文堂最後以兩桿之差擊敗呂偉智,個人包辦台灣三大賽中的兩場冠軍,風風光光成為全年收入最豐厚的台灣選手。然而,這只是侷限於台灣十一場比賽的獎金王,如果把國際比賽也納入計算的話,最會賺錢的台灣職業高爾夫選手是旅日的葉偉志,另一位在日巡賽打球的林根基則名列二。[詳全文] |
No.11:女老虎回來了!
千禧年以前,Annika So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是很厲害,但一山還有一山高,因為當時被公認為「老虎級」的選手不是她,而是澳洲的Karrie Webb(凱瑞‧韋珀)。這位1996年以菜鳥身份贏得LPGA巡迴賽獎金后座的年輕選手,接下來又贏了兩個獎金后座,聲勢在2000年達到顛峰,與當時的Tiger Woods(老虎‧伍茲)並列高壇兩大老虎。然而,沒有人會永遠站在山頂,就在伍茲在兩年後又攀上另一個峰頂,而「女老虎」韋珀卻不支倒地,除了不敵索倫絲坦之外,個人成績一年比一年退步。[詳全文] |
No.12:梁容銀上海打老虎!
上一篇講的是「韓流現象」席捲女子高壇,這是2006年最受矚目的焦點之一,但韓國的男人們也不賴,繼崔京周之後,又有另一位韓國選躋進世界排名五十大之林,這號人物就是Yang Yong-eun(梁容銀),使得2006年的世界高壇吹起了濃濃的「韓國風」。他在上海所舉行的HSBC Champions(冠軍高球賽)中,成功擊退五位世界排名前十一名的頂尖選手,其中就包括Tiger Woods(老虎‧伍茲)。光是亞洲人打老虎的難得事蹟,就足夠讓他挺進年度的話題人物。[詳全文] |
No.13:「韓流現象」席捲女子高壇!
自從朴世莉為韓國女娃在美國開啟一道門以來,「韓流」幾乎成為每年高壇最重要的現象之一,2006年也沒有例外。當然,跟2005年包辦一半的四大賽相較下,2006年只有朴世莉拿下LPGA錦標賽,不過整體來說,韓國妹仍然是全世界最強的集團軍,像年終的凌志盃,與其說是亞洲隊倒不如說是韓國隊,總計高達九位高麗妹,結果最後擊還敗由Annika Sor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所領軍的國際隊。[詳全文] |
No.14:三連勝對上三連勝,哈斯笑傲冠軍巡迴賽!
誰是美巡賽史上最會賺錢的五十歲級選手呢?答案非Jay Haas(傑‧哈斯)莫屬。這位1953年生的美國選手,在三年前即將取得冠軍巡迴賽之前,竟然在沒有任何冠軍的情況下,創造了兩百五十萬美元的驚人表現。即使隔年堂堂邁入五十一歲,哈斯依然打出兩百萬美元的身價,成為最經典的老來俏代表人物![詳全文] |
No.15:虎爸與世長辭,老虎預言不再!
照理說,年度回顧的話題應該以高爾夫選手為主,不過老虎的真正製造者Earl Woods(厄爾‧伍茲),在高球界的影響力實在又深且遠,所以他在2006年五月三日病逝於前列腺癌,實在很難讓人將之摒除在年度話題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虎爸的與世長辭,並沒有打倒Tiger Woods(老虎‧伍茲)的求勝意志力,這反而將伍茲推升到另一個神話。[詳全文] |
亞巡賽愈來愈難玩了!
亞巡賽愈來愈難玩了!曾幾何時,這還是多數選手的下策之選,不過近年來的情況已經完全改觀。當然,最大的差別就是獎金高達兩千六百萬美元的規模,其中更有十二場比賽超過百萬美元以上,使得愈來愈多的非亞洲籍選手湧入此地。上週剛剛結束的資格賽最後階段,雖然最後由馬來西亞選手Ben Leong(班‧里奧),不過亞洲選手在通過考驗的四十四人中只佔了十三位,顯示國際選手在亞洲高壇已經形成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