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俚語是這麼說的:「春天後母心。」意思是春天的天氣就像後母心一樣地多變且難以臆度。小開隊四月份的月賽,也在隊員們渴望獲得這位「後母」關愛的眼神下到來。儘管星期三台北還是陰雨的天氣,但隨著鋒面遠走,從星期五開始天氣轉為晴朗高溫,看來星期六的月賽應該也是放晴的好天氣。果然,當隊員們在週六一早陸續抵達大屯球場後,好一個打球的日子!薄薄的雲層遮蔽了炙人的陽光,微風從山谷吹來,帶來了些許涼意與山林的清新氣息。看來,這位這位「後母」待眾家「小開」們的確不薄。 |
大屯球場由「台灣高球之父」陳金獅操刀設計,十八洞標準桿72桿,全長6,741碼。
座落於淡水鎮的大屯球場,距離台北市區約半小時的車程便可到達。從台北往淡水方向直行,上了登輝大道後右轉商工路就到了。大屯球場創建於1974年,1980年完成九洞,1987年十八洞落成啟用。球場由「台灣高球之父」陳金獅操刀設計,十八洞標準桿72桿,全長6,741碼。其中較特別的是前九洞由三個三桿洞、三個四桿洞及三個五桿洞所組成。球場倚著大屯山麓而建,保留原來的田園景象及山林地貌,球道走勢均依原始地形起伏所規劃設計,上下錯落於幽靜的山谷間。原生的植被與林木,加上如茵的綠色草坪,以及屏風般的層疊山巒、遠處的藍天碧海,構逐出一幅迷人的景致。 |
這場月賽也是小開隊第三屆的第一次月賽
這場月賽也是小開隊第三屆的第一次月賽,隊員們十分踴躍地參賽。新任隊長錢德凱、副隊長陳水用以及總幹事黃偉龍當然不能缺席,而傅偵恭、許勝輝、徐文財、吳信勇、林佳樺、張玉芬、林克峰、許敦傑等前後期隊員也都到場,準備以手中的球桿分高下。此外,來賓有415期的學員張國豐、梁培華與友人莊正義,加上剛從基礎訓練班第420期結業的學員陳夏祺,也選擇這場月賽做為他的處女秀看起來也挺具聲勢的。在頭一個報到的徐文財之後,參賽的隊員們陸續抵達,而吳信勇、張玉芬夫妻照例又是最後到場的隊員。所以,當他們兩位踏進會館大門後,本次月賽就正式開始了。
難得的假日好天氣,讓大屯球場的出發站宛如菜市場般地人聲鼎沸,原本預定八點的開球時間,因為組別過多而稍微延誤,一直到八點二十分第一組才站上開球台。比賽步調也因為塞車而遲緩,一直到下午一點半,隊員們才拖著疲憊的步伐、飢腸轆轆地走進會館。 |
副隊長陳水用拿下小開隊隊史上第一座月賽總桿冠軍獎盃
不過,真正的好手是不會受到比賽節奏所影響的。堪稱是小開隊第一高手的現任副隊長陳水用,果然以極大的領先優勢,拿下小開隊隊史上第一座月賽總桿冠軍獎盃。因為總桿冠軍是第三屆開始才設置的獎項,也是真正得憑真功夫、真本事才能夠獲得的最高榮耀。如果不是一年僅能領一座的條款,這十二座總桿冠軍的精美水晶獎盃,或許會一字排開的放在陳水用家中的櫥櫃上頭。 |
博學舍黃、吳二家四人共抱走淨桿冠、亞軍、以及四洞近洞獎與一洞遠距獎,可說是本次月賽的最大贏家。
相較於副隊長的意氣風發,隊長與總幹事就顯得略遜一籌了。隊長錢德凱還好,勉強撈到了幸運七獎,不至於顏面無存。但新官上任的總幹事黃偉龍別說三把火了,連一把火也沒有,淨桿排名屈居末位,情何以堪。幸好博學舍的其他同事撐起了一片天,同事吳信勇果然「勇」,不但贏得淨桿冠軍,也拿下二洞近洞獎及一洞遠距獎,而他老婆張玉芬也拿下一洞近洞獎。至於黃偉龍鶼鰈情深的太座林佳樺,更是跌破大家眼鏡地抱走淨桿亞軍以及第十七洞的近洞獎,可說是稍稍彌補了老公失常的缺憾。總計博學舍黃、吳二家四人共抱走淨桿冠、亞軍、以及四洞近洞獎與一洞遠距獎,可說是本次月賽的最大贏家。 |
得獎名單名單
總桿冠軍
|
陳水用
|
淨桿冠軍
|
吳信勇
|
淨桿亞軍
|
林佳樺
|
淨桿季軍
|
徐文財
|
跳獎第五名
|
林克峰
|
幸運第七獎
|
錢德凱
|
努力獎
|
傅禎恭
|
近洞獎
|
陳水用(第二洞)
|
張玉芬(第四洞)
|
吳信勇(第五洞)
|
|
林佳樺(第十一洞)
|
吳信勇(第十七洞)
|
遠距獎
|
陳水用(第九洞)
|
吳信勇(第十八洞)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