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雙金光環,金庚泰職業二連勝!
印度和泰國無疑是亞巡賽最具勢力的兩大集團,不過韓國在崔京周的美巡賽效應下,其實在世界高爾夫版圖上的勢力愈來愈強,只是許多一線選手不是選擇日巡賽,就是直接勇闖美國,讓人產生一種亞巡賽無能人的錯覺。當然,還是有很多選手在這個巡迴賽力圖向上,像今年球季引起矚目的焦點就有天生聽障的Lee Sung(李承晚),而年僅二十歲的Kim Kyung-tae(金庚泰)更在GS Caltex Maekyung Open(馬京公開賽)大出風頭。[詳全文] |
糖尿病患到克服傷痛,佛普蘭克終於在家鄉贏球!
幾個禮拜前,就在Pablo Martin-Benavides(帕布羅‧馬汀‧貝納維迪斯)以業餘身份贏得歐巡賽Estoril Open de Portgual(葡萄牙公開賽),我們提到了1985年同樣以業餘身份贏得美巡賽Western Open(西方公開賽)的Scott Verplank(史考特‧佛普蘭克)。這兩位相差了二十二歲的職業選手之所以會被連結在一起,主要因為兩人都是奧克拉馬州立大學的選手,不過老學長不讓小學弟專美於前,幾個禮拜後馬上回敬一座冠軍獎盃。[詳全文] |
頂著大學第一,瓦特尼打開勝利之門!
沉寂了三年,大學時期戰功彪柄的Nick Watney(尼克‧瓦特尼),終於用Zurich Classic of New Orleans(紐奧良菁英賽)這座冠軍,來證明自己當年多次榮膺年度最佳球員的實力。儘管在參賽名單不夠深的情況下,這場高獎金的比賽所換得的世界排名積分只有水準之下的二十八分,不過能夠贏球總是好事,至少正式打開贏球的大門。瓦特尼身長一米八七的加州選手,擁有三百碼的平均開球距離,是美巡賽少數能夠在大學畢業時就能以外卡參加夏天以後的賽事。[詳全文] |
美巡賽開球王韓德,亞巡賽試圖東山再起!
Tiger Woods(老虎‧伍茲)幾乎主宰著近十年的美巡賽,但有一項數據可是伍茲多年來不曾登頂,那就是開球距離。眾所週知,John Daly(約翰‧達利)在荒唐的私生活之外,同時也帶動了所謂的巨砲秀。姑不論巨砲是否保證著低桿數,但觀眾看起來總是大呼過癮,所以此類巨砲群也通常極具觀眾緣,像是後來的Hank Kuehne(漢克‧基尼)、Scott Hend(史考特‧韓德),以及最近兩年的新科霸主Bubba Watson(布巴‧華生)。[詳全文] |
沉睡的法國高爾夫,賈奎林要帶頭「甦醒」!
如果Raphaël Jacquelin(拉斐爾‧賈奎林)當年沒有膝蓋受傷,1998年由Zinedine Zidane(辛內汀‧席丹)所帶領的法國世界盃冠軍隊,或許會有他的一席之地。同樣地,賈奎林搞不好有機會在Roland-Garros(羅蘭蓋洛紅土球場),為法國人守住法國公開賽。當然,這些都是假設性的問題而已,就是因為膝蓋問題,他被中斷了足球和網球夢,不過也因而擁抱了另一個運動生命週期更長的高爾夫。[詳全文] |
奧地利出頭天了!
注意,看到Austrian(奧地利人),可別誤以為是Australian(澳洲人)喔!沒錯,這個在世界高爾夫版圖上份量極其微小的中歐國家,十個月之內第二度登上歐巡賽的冠軍榜。來自音樂之都的Markus Brier(馬庫斯‧布瑞爾),扮演著奧地利的高爾夫火車頭,繼去年在自家的BA-CA Open(巴卡公開賽)之後,這回在中國上海所舉行的Volvo China Open(中國公開賽),以三十八歲的年紀贏得個人第二座歐巡賽冠軍。[詳全文] |
從棒球到高爾夫,陸冠芝年底挑戰美國!
拿著多哈亞運銅牌,曾雅妮、陸冠芝和余珮琳三位女子選手,隨即在2006年底告別業餘生涯,並於今年初的台豐長春女子對抗賽中,正式邁向職業選手之路。當然,目前的曾雅妮是其中最響亮的名字,不過時間拉回到十年前,大概很少人不知道「棒球美少女」是何許人也?這就是台東南王國小時期的陸冠芝,她是教練陸永茂的掌上明珠,從小接受棒球的洗禮,站在投手丘上能夠飆出一百一十公里的時速,更是一位具有全壘打實力的少棒選手。[詳全文] |
二十五歲的職業菜鳥,余珮琳目標日本LPGA!
全世界的職業女子高爾夫愈來熱了,雖然離男子還有很大段路途要走,在高額獎金的吸引下,各地的女將逕往美國高壇闖關,或者退而求其次,選擇獎金次高的日本。台灣這幾年也不落人後,相繼有林玉萍、龔怡萍、魏荺潔、呂曉娟、洪沁慧、盧曉晴等年輕新血加入美日高壇,今年初一口氣又增加了三位亞運銅牌選手。出生於新竹的余珮琳,在高二以前主攻網球,後來才在父親的帶領先下進入高爾夫世界,所以實際上接觸高爾夫的球齡也只不過八年而已。[詳全文] |
不可思議的四月初,強森征服奧古斯塔!
三屆名人賽冠軍得主Gary Player(蓋瑞‧普雷爾)曾經說過:「奧古斯塔加碼成這樣,最後能贏得冠軍的恐怕只有少數人!」這位南非傳奇意有所指的就是那些少數具距離優勢的頂尖選手。然而,今年的比賽可跌破大家的眼鏡,平均距離不到二百六十六碼的Zach Johnson(傑克‧強森),最後竟然擊敗伍茲和Reteif Goosen(瑞提夫‧古森)這兩位長打選手。[詳全文] |
普蕾賽爾,最年輕的女子四大賽得主!
儘管LPGA巡迴賽是在美國境內所主導的職業女子高爾夫巡迴賽,不過在國際選手的強攻之下,地主選手很明顯淪為配角,從Karrie Webb(凱瑞‧韋珀)、Annika So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到去年衝出頭的Lorena Ochoa(羅蓮娜‧歐秋雅),都是非美國籍的選手。去年剛轉進職業的Morgan Pressel(摩根‧普蕾賽爾),在告別菜鳥沒幾個月,卻贏得女子四大賽,而且個人第一座冠軍就是四大賽。[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