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曉晴VS.程思嘉
就在業餘小將程思嘉以Xiamen Open(廈門國際公開賽)冠軍敲開國際大門的隔週,盧曉晴展現當今台灣一姐的實力,最後在延長賽奪得價值二千五百萬日圓的LPGA Tour Championship Ricoh Cup(日本LPGA巡迴錦標賽),成為史上首位破億日圓的旅日台灣女將。[詳全文] |
好山、好水、好悠閒!花蓮球場舉辦職業賽
2014年台巡賽封關賽-TPGA東太平洋公開賽,於十一月二十日到二十三日,在花蓮高爾夫俱樂部舉辦四回合、七十二洞的比桿賽,這場決戰太平洋的比賽,職業選手們都相當重視,而花蓮球場更是用心要提供最佳狀況的場地,讓選手們競技。民國八十九年,許至勝上任花蓮球場董事長,投入球場改造,包括改造果嶺[詳全文] |
俞俊安的大將之風!
業餘小將高舉職業比賽冠軍盃,每年都在世界各地發生,像年僅十六歲的中國選手金誠(Jin Cheng),上週以低於標準桿七桿的二百八十一桿勇奪Nine Dragons Open(九龍山公開賽),成為史上首位贏得美巡中國系列賽的業餘選手。無獨有偶,同年紀的仁川亞運金牌選手俞俊安也差點在同一時間贏得職業冠軍,不過富邦長春公開賽並非一般職業賽[詳全文] |
令人欣羨的冠巡賽!
冠巡賽落幕了!過去四年均打進年終三十強的盧建順,今年稍稍讓人失望了,不過這個五十歲的美巡賽戰場競爭太激烈了,「蘆筍」全年賺了408,275美元,竟保不住「全卡」工作權,接下來只能在十一月中的資格考爭取明年更多的出場機會。1980年開始運作的冠巡賽,原名美國長春巡迴賽,但2002年的換招牌動作顯然更加貼切[詳全文] |
準備好要轉台了嗎?
巡迴賽常常出現「輸贏差最大」的結局,公認最豪賭的賽局莫過於Tour Championship(巡迴錦標賽),極有可能因為一記短推失誤,當場輸掉七百五十七萬六千美元,不過能夠打進這場美巡年終大賽的選手,基本上都已經很有錢了,差別只是銀行戶頭上的數字變化。一般比賽可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對於那些以非會員身份參加某巡迴賽的選手來說,輸贏之間卻是截然不同的命運[詳全文] |
旅日選手重新擄獲焦點!
曾雅妮何時止跌回升呢?目前暫時看不到樂觀跡象,不過台灣後起之秀倒是挺爭氣的,像徐薇淩歷經兩年奮戰,終於通過Symetra Tour(辛梅塔巡迴賽)的考驗。更讓人充滿想像空間的是職業新鮮人李旻,第一年赴美尋夢便挺進年終十強的畢業名單,明年將可以和曾雅妮及龔怡萍同台競技。盧曉晴最近一年在東瀛戰場拿下三勝[詳全文] |
盧曉晴單季兩勝,獎金榜躍居第五位
看來盧曉晴選擇繼續留在日本是正確的決定!週日在賀滋縣的Biwako Country Club Ritto Mikami Course(琵琶湖鄉村俱樂部粟東三上球場)大發神威,決賽日攻下六十七桿,後來居上贏得日巡賽年度第三場大賽Japan Women's Open Golf Championship(日本女子公開賽),獎金榜躍居第五位。這是盧曉晴最近一年來所拿下的第三勝,而且全都是逆轉勝[詳全文] |
讓好,變更好?裙襬搖搖「轟」動起來!
一場成功的職業賽,背後有著許多人的努力,比賽不是只有錢到位就夠味,主辦比賽者的中心思想,影響觀眾看這場比賽的感受,其中還有著工作人員的創意,人人都是成功比賽的元素之一,缺一不可。為了讓台灣人到美國辦的LPGA能有不同的歷史貢獻,主辦方裙襬搖搖高爾夫基金會會長王政松九月特別到了美國,拜會跟比賽有關的許多重要人士。[詳全文] |
幾家歡樂幾家愁!
職業高爾夫巡迴賽的層層分級愈來愈明顯,各大巡迴賽旗下都有屬於自己的「小聯盟」,不過從來沒有像今年這麼特別,高達四位選手在季中直升「大聯盟」,裡頭包括咱們的詹世昌。眾所周知,基於鼓勵優秀的「小聯盟」選手,各大巡迴賽明文規定只要單季贏得三勝,「升級」資格立即生效,像美巡賽被排在第二十七類,隔年的正式球季更位居二十二類[詳全文] |
給徐薇淩喝采,為李旻打氣!
前世界球后曾雅妮持續低迷,龔怡萍遲遲打不出攻佔版面的成績單,不過兩位在LPGA旗下Symetra Tour(辛梅塔巡迴賽)打拼的一字頭小將,反而讓人充滿不少想像空間,其中徐薇淩確定升上「大聯盟」,而小一屆的菜鳥選手李旻,上週也用單季第二場第二名,重返年終十強的安全名單內。現年十九歲的徐薇淩,2012年十月轉入職業,雖未考取LPGA,至少搶下辛巡賽的一席之地[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