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場協進會期許高爾夫跨界發展,提高產值
從國際觀點來看,美國高爾夫產業的產值遠高於台灣,日本及韓國也遠遠超過台灣,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期望台灣的高爾夫,能夠做跨領域的創新及連結,希望各高爾夫球場業者,能夠與不同產業做結合,來擴大高爾夫產業的產值。另一方面,在台灣高爾夫打球人口結構上,因少子化,青少年擊球人口上就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提升女性高爾夫參與率也是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努力的目標。[詳全文] |
高爾夫法規相衝突,高球場協進會盼鬆綁法令(影音新聞)
高爾夫是許多先進國家致力於發展的運動項目及觀光休閒產業,然而目前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卻受到許多法規的限制,例如高爾夫的主管官署是教育部體育署,高爾夫被定位為「運動項目」,高爾夫球友卻被課徵「娛樂稅」,由高球場代為徵收,成為台灣唯一被課徵「娛樂稅」的運動項目。但另一方面,在「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第六條,附表一各種使用地容許使用項目及許可使用細目表中,「遊憩用地」的「觀光遊憩管理服務設施」,附帶條件將高爾夫球場排除在外,限制高爾夫球場的發展。[詳全文] |
高爾夫法規相衝突,高球場協進會盼鬆綁法令
高爾夫是許多先進國家致力於發展的運動項目及觀光休閒產業,也是無煙工業,然而目前高爾夫產業的發展,卻受到許多法規的限制,例如高爾夫的主管官署是教育部體育署,高爾夫被定位為「運動項目」,高爾夫球友卻被課徵「娛樂稅」,由高球場代為徵收,成為台灣唯一被課徵「娛樂稅」的運動項目。[詳全文] |
球場事業協進會會員球場,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停止營業(影音新聞)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從2021年五月十九日起,全面關場至六月十四日,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秘書長鍾文貴表示,高球場協進會旗下四十四家會員球場全都守法自律,完全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封場停止營業。[詳全文] |
球場事業協進會會員球場,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停止營業
國內本土疫情延燒,教育部發函要求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練習場,從2021年五月十九日起,全面關場至六月十四日,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秘書長鍾文貴表示,高球場協進會旗下四十四家會員球場全都守法自律,完全配合政府防疫規定,全面封場停止營業。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旗下四十四家會員球場,根據高球場協進會統計,全台所有高爾夫球場全體停止營業三十天,擊球營業收入損失概估約為新台幣七點二億元[詳全文] |
高爾夫球場進行生態復育,打造螢火蟲之家(影音新聞)
有不少高爾夫球場,關心低衝擊開發,以及生態復育等環保議題。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表示,低衝擊開發表示不是不能開發,而是在開發過程裡面,對環境的衝擊要達到最小。李鴻源進一步指出,當高爾夫球場上空看到老鷹在盤旋的時候,表示生態復育成功,因為老鷹是最高端的食物鏈,接下來,蜻蜓、螢火蟲就回來了,因為螢火蟲對水質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詳全文] |
防疫提升免疫力,多一分預防、少一分危險(影音新聞)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醫師們表示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才是防疫重點,但免疫力該如何提升呢?醫師指出每天維持七個小時睡眠、多曬太陽提高維生素D、漱喉、洗熱水澡拉高體溫等,就能有效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而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各會員球場,也都隨時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相關規定,實施球場內高規格防疫措施,打造優質的運動環境。[詳全文] |
台北球場生態樂園,北區看走獸、南區賞飛禽(影音新聞)
全台灣最大的高爾夫球場,就是位在桃園市蘆竹區的台北高爾夫俱樂部,一共有四十五個球道。台北球場除了是打球人的高球天堂,也是許多野生動物的生態樂園,包括B區看得到喜鵲,C3洞的生態池有台灣土鵝,D9洞水池的綠頭鴨成群。台北高爾夫俱樂部成立宗旨為推動高爾夫運動,主動參與社會公益[詳全文] |
免疫力為防疫重點,楊崇志:多一分預防、少一分危險
國內本土疫情持續,雙北防疫警戒標準提升至第三級,只是要求民眾長期待在家中不切實際,且醫師也表示,長期暴露於壓力、焦慮及負面情緒下,可能會對免疫系統的功能產生重要影響,醫師們也指出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才是防疫重點。中華民國高爾夫球場事業協進會副理事長、也是南峰高爾夫俱樂部總經理的楊崇志說:「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別人,多一分預防、少一分危險,多從事戶外活動,提升免疫力。」[詳全文] |
防疫提升免疫力,打高爾夫曬太陽提高維生素D
國內本土疫情升溫,但要求民眾長期待在家中不切實際,醫師們表示強化自身的免疫力才是防疫重點。根據德州醫學會的「新冠病毒在不同場合的感染風險」資料顯示,打高爾夫球屬於中低風險活動,比去公園和海邊還安全,且打高爾夫曬太陽能提高維生素D,有效降低被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台中高爾夫球場總經理楊文遠說:「在此非常時期,球友們能妥善的保護自己,相對的就是保護親愛的家人及自身身旁的球友們。[詳全文] |